鐵和葉酸——健康血液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2013020815:23


                                          


 

   鐵和葉酸是血液健康必不可少的兩種營養素。要保證紅細胞的量與質均處於良好水平,鐵和葉酸的參與都至關重要。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最主要的作用是攜帶氧和電子。在輸送氧的同時,把廢物二氧化碳帶到體外,只有鐵才能執行這一巨大任務。

 

    由於鐵質攝入不足而引起的貧血,是一種全球性疾病,其侵襲的對象極為廣泛,包括各個年齡的兒童、青少年,也包括成年男女,尤其是孕婦和乳母。在我國,許多人實際存在着缺鐵和缺鐵性貧鐵的隱患;兒童中估計有10~20%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鐵和缺鐵性貧血。


缺鐵通常指紅細胞裡的鐵未達到生理要求的最低水平,而缺鐵性貧血是指紅細胞裡的鐵明顯低下,以致於血紅蛋白遠達不到正常生理要求的水平。缺 鐵或缺鐵性貧血的人,尤其是孩子,會出現面容蒼白、疲乏、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耐力差、心跳快、身體抵抗力下降等現象,有時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和氣促等症 狀。

 

    鐵在地球表面廣泛存在,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缺鐵呢?原來,鐵是一種人體較難吸收的物質。人體對鐵的吸收,需要滿足四個條件:一、蘊藏在食物中,可由人體攝 取;二、必須是可還原性的;三、必須是可溶性的;四、儘量避免吸收鐵的干擾因素,如植物性食物中(包括米面和蔬菜)不同程度含有的植酸、草酸、丹寧酸,這 些物質與鐵一結合,便使鐵很難被人體吸收。

 

    鐵在體內的丟失,主要是通過大便和死亡的細胞而排出體外,或是因為出血,如外傷或婦女月經週期的失血。在正常的情況下,成年男性每天丟失約1mg的鐵,女性每天丟失約1.5mg的鐵(含月經期間丟失的鐵)。

 

我們的孩子更應該得到特別關注,因為他們處於生長發育時期——特別是青春期,是缺鐵的高發時期——他們需要的鐵甚至比大人還要多。缺鐵將嚴重地影響他們身體和智力的成長。另外,懷孕與哺乳的婦女,也是缺鐵的高發人群。

 

    含鐵豐富的食物有:蛤、牡蠣、牛羊豬肉、禽肉、魚肉、動物肝臟等;另外,豆類、堅果、深綠色蔬菜、乾果等亦含有較豐富的鐵,但吸收相對稍差。而值得關注的還有:充足的維生素C將有助於鐵的吸收。

 

葉酸

    葉酸是B族維生素的一種,是人類發現的最後兩種維生素(葉酸與維生素B12)之一,此發現曾在上世紀40年代轟動全球。因為當時有一類貧血總是難以治癒, 這種貧血的特點是病人血液裡的紅細胞比正常的要大,但又不那麼紅,好比一個浮腫而蒼白的人一樣。用葉酸治療後,病變紅細胞很快就恢復正常了。葉酸是B族維 生素中的一種,它的一種重要功能是負責細胞核中的核糖核酸(包括DNA)的代謝,上面說的貧血(有人稱為巨幼細胞性貧血),正是由於細胞內核糖核酸代謝不 正常所引致。

 

    近年來,對葉酸的研究與實踐,又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發現:

 

    一個重要的發現是,胎兒在未完全形成之前,孕婦體內葉酸的缺乏會引起胎兒神經管的畸形,使孩子出生後脊柱出現終生殘疾。導致孕婦缺少葉酸的主要原因是懷孕 婦女尿液中葉酸的排出量大,是正常人的兩倍;另外還因有的孕婦不愛吃蔬菜,加之葉酸極容易在蔬菜烹飪過程中流失。值得注意的是,胎兒神經管的形成在懷孕 20天即開始,很多人在懷孕的第二甚至第三個月才明確自己已懷孕,這時即使補充葉酸也為時太晚。因此,我們建議,凡準備生孩子的夫婦,一旦取消了避孕措 施,就應立即補充葉酸,在明確懷孕後應繼續補充。

 

另一個更重要的發現是,葉酸對動脈硬化的預防。人們都知道血液裡的膽固醇含量高於正常值就可能發生動脈硬化,但是有些人血液裡膽固醇的水平雖不高, 卻出現了動脈硬化的病變,這是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在作怪。原來蛋氨酸轉變為胱氨酸的過程是必須有充足的葉酸,也必須同時有維生素B6和B12的參與才能完 成。否則轉變到一半便停下來,就成了同型半胱氨酸。凡是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高者,其動脈硬化的發病率就高。這一發現十分重要,因為這關係到所有中老年人的 健康。

 

    含葉酸豐富的食物有:綠色蔬菜、水果、果仁、酵母、穀類和動物內臟(肝、腎)、人乳、牛乳等。

 

人體在鐵和葉酸缺乏時,均會引起貧血症狀。將鐵和葉酸合在一起,既可預防貧血,還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更好地促進人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