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辯不言,大智若愚

2012120819:21


大辯不言,大智若愚

 

 

有時候,人在公眾場合並不需要太多的言行表現,詩雲:此時無聲勝有聲。默默無言反而會使對方摸不著邊際,高深莫測,使其懾服,老子曰:大辯不言也就是這個道理。


  三國時,讀諸葛亮擺下空城計一座。諸葛亮帶個侍衛在城頭撫琴,司馬懿率百萬之眾殺至城下,諸葛亮表情自然,談笑風生。愈是恰然自得,愈是令司馬懿心中不安,狐疑多時,不敢貿然攻城。傳下令去,退避三舍。


  諸葛亮不動一兵一卒反而嚇退了司馬懿百萬雄兵;如果諸葛亮以硬抗硬勢必會城破人亡,性命難保。無為戰勝有為,主要原因是在某些情況下,你愈是不言不語,毫不在乎,越是給人一種老謀深算、變幻莫測的神秘感,同時也就必然帶來恐懼感,靠其自己莫名的恐懼感去征服他自己的意志,去做你希望他能做的事,達你預期目的。表面是沒有積極主動地採取任何行動,而實際上,也正是這役有行動才是最多的行動。產生潛在的約束力,約束住于對方。


  有個成語叫: 四兩 撥千斤。講的正是以柔克剛的道理。俗語說: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內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則性格剛烈,各有特點,又各有利弊。然而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往往剛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為職者需善於以柔克剛。


  一塊巨石如果落在一堆棉花上,則會被棉花輕鬆地包在裏面。以剛克剛,兩敗俱傷,以柔克剛,則馬到成功。


  大凡剛烈之人,其情緒頗好激動,情緒激動則很容易使人缺乏理智,僅憑一股衝動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這便是剛烈人的優點,同時又恰恰是其致命的弱點。俗語說:牽牛要牽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處。


  應以己之長,克其之短,對待剛烈之人如果以硬碰硬,勢必會使雙方共同失去理智,頭腦發熱,做出事來不計後果,最終,各有損傷,事情也必然鬧砸。反倒是過猶不及,悔之晚矣。


  倘若以柔和之姿去面對剛烈火暴之人,則會另一番局面,恰似細雨之於烈火,烈火熊熊,細雨濛濛,雖說不能當即將火撲滅,卻有效地控制住了火勢,並一點點地將火滅去。但若暴雨一陣,火滅去,又添洪水氾濫之災,一浪剛平又起一浪,得不償失。

 

 

 

網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