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18分鐘》

2013072615:25

 


 

成功者的走跑拚戰法.

近來有一種長跑法愈來愈受歡迎,叫做「跑走法」。每跑幾分鐘, 就走一分鐘,用這種方法的長跑成績,竟然比過去全程跑步還要好, 而且過程有趣多了。

人生也是一樣,中間如能穿插一些停頓,讓人可以規律的重整思緒、 重新聚焦,工作將更有成效,生活也會更有樂趣。

規律的暫停是有益的干擾,定時給自己一個自我評估的片刻, 問自己一些重要問題,傾聽內在的聲音,同時保持開放做出改變。

管理這一刻.

幾年前我有個客戶名叫杭特,他對我非常不友善, 幸好我沒直接吼回去。我暫停並重整思緒,打了通電話給叔叔, 他是個成功的生意人。我跟叔叔說,「我沒辦法跟這個人合作,」 叔叔問我為什麼,「我真的很不喜歡這個傢伙。」叔叔聽完後大笑, 「你不必喜歡他,你只要和他做生意就好了。

叔叔說的沒錯,他指出一個讓許多人喪失重要機會的習慣, 那就是我們對一個事件的直接反應,常造成沒有效益(甚至負面效益 )的結果。

如果我的反應是「我不喜歡杭特,所以不想和他工作。」 結果可能就是「失去這個客戶」。我們應該採用另一種思考方式, 依據我們想要的未來,去決定反應之道。

當令人心煩的事件發生時,暫停一下,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想要什麼結果,然後不要針對事件做反應,而要針對結果。 換句話說,不要對過去做反應,把反應的對象換成未來。

我想讓生意壯大,那就別衝動的吼回去,而是想辦法改善關係。

當有同事來向你抱怨某個主管,你該如何回應? 如果你想要的結果是讓她感受到支持,那就充滿同理心的傾聽; 如果你想幫助她,就提供解決之道;如果你只想回去工作, 那就想辦法優雅的退場。

如果不管遇到什麼事,你都在第一時間跳起來處理, 最後先失控的可能你自己。

知道自己要的結果是什麼,就能專注在重點, 並避免那些讓你暈頭轉向的行動炫風。

專注在少數幾件事.

想從吃到飽餐廳安然撤退,祕訣就在少吃幾樣。想要過著生氣蓬勃的 日子,祕訣也是一樣,那就是少做幾樣事。對於要做些什麼, 你必須有所策略;對於不該做些什麼,也得痛下決心抉擇。

大多數的時間管理方法都有個問題, 總是努力教你怎麼以最少的時間完成所有事。但這是個錯誤, 就好比在吃到飽餐廳裡每一樣多吃一點,是個錯誤的做法一樣。 因為我們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完成,而不感到抓狂、筋疲力盡。

我們常在忙亂的一天之後,以為完成許多事,但仔細反省才發覺, 已完成的那些事根本無法帶領我們前往想去的地方, 不是因為我們不努力,而是缺乏方向和焦點。

一個好的時間管理方法,可迫使你全心投入在你看重的事情上, 而這些事可以使你變得與眾不同,變得更成功快樂。

管理這一年.

我決定在接下來這一年將重點放在五件事情上,三項與工作有關(服 務現有的客戶、開發未來的客戶、寫作與演講)、兩項與個人有關( 與家人朋友相處、做些自己覺得有趣的事)。一旦決定了重點, 我做的每件事,大致上都必須屬於這五個領域(95%的時間都用在 上面),如果不是,只好禮物性的拒絕。

就像在吃到飽餐廳用餐時,拿一個可裝五種菜色的盤子, 既然只能選五種,就要確定拿到的是既營養又好吃的食物。 適合你的可能是三件事或七件事,對你有效就行了。

人們之所以感到遺憾,並不是因為花那麼多時間在工作上, 而是竟然那麼努力去做一些自己並不看重的事。

你看重的是什麼?這才是你必須去探索的關鍵問題。

首先,問問自己什麼對你有意義?有哪些事讓你感到驕傲? 你對其他人的影響,哪些對你來說是重要的?

其次,問問自己什麼對你可有可無?有哪些你並不看重, 卻要花時間應付?

最後,問問自己什麼與你的意願相違背?違反你的價值? 讓你感覺不好?

然後,改變你對時間的用法,轉向你看重的事。做你看重的, 你會付出更多、更有生產力,也更有效率。

管理這一天.

我總是抱著最大的企圖心展開一天。一早走進辦公室時, 我心裡隱約知道自己想要做些什麼,然後坐下來,打開電腦, 檢查電子郵件。兩個小時之後,我解決了一些人的問題, 及時滅了幾場火,並把透過電腦和電話丟給我的問題處理掉了, 但這時我已幾乎記不得,打開電腦時原本想要做什麼。我被突擊了, 早該放聰明點的。

日常生活的管理,必須成為一種習慣。這個習慣必須夠單純, 才能日日實行;必須夠清楚,才能讓我們專注在優先事項; 必須夠有效率,才不致造成阻礙;還必須夠全面,包括什麼要做、 什麼不要做等等。這種習慣只占據每天的十八分鐘:

‧上班前花五分鐘,規劃當日工作重點。

‧每小時花一分鐘,重新聚焦。

‧下班前花五分鐘,誠實檢討並反省自己。

習慣的力量,就藏在它的可預期性。 如果你一再以相同的方式完成相同的事,就能得到預期的結果。 而以十八分鐘每日管理計畫來看,可預期的結果就是完成正確的事。

人人都能學會倒立.

大部分工作取決於重複,因為反覆進行,我們才會對一件事在行。 問題在於我們總是太早放棄。

多年前,我剛成立自己的顧問公司,莉莉那時還不是我們的客戶。 我多次邀她見面,她卻一再取消我們的約會。她顯然不想和我見面, 我幾乎放棄了。

但這時我了解到一件事,如果我能把情緒放一邊, 不把遭拒當作是件令人沮喪的事,那麼打電話給她重約時間, 只不過是兩分鐘的事,但卻可能帶來極大好處。

被拒絕多次後,我意外發現, 我竟然開始享受這種試圖擠進窄門的過程。 我的目標是不斷嘗試下去,直到我能對正確的人說出正確的話, 我就擠進門了。

這件事讓我相信,任何人可以達成任何事,只要具備三個條件:

․你想到達成

․你相信自己可以達成

․你享受嘗試達成的過程

在歷經多次取消約會之後,莉莉終於同意和我見面。那年, 我們簽下一只大合約,十二年過去了,她仍是我們的客戶, 而且仍會取消很多合約。

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擁有成長心態,他們利用失敗來自我改善, 唯有學習讓他們感到自己聰明,而擁有固定心態的人, 唯有當他們做對時,才會覺得自己聰明,所以, 他們用盡辦法避免失敗,也因此不會有學習成長

天下文化‧行銷管理報201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