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忍,必有所不忍
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荀子說:憤欲忍與不忍,便見有德無德;忍是一種眼光, 忍是一種胸懷, 忍是一種領悟, 忍是一種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種規則的智慧。
忍有時是怯懦的表現, 有時則完全是剛強的外衣。 忍有時是環境和機遇對人性的社會要求, 有時則是心靈深處對人性魔邪的一種自律。。
很多人認為“忍耐”是沒出息,是忍氣吞聲。這顯然是對“忍耐”的誤解。真正的“忍”絕不是無原則的退讓、放棄,委曲求全,而是對人寬容、對己的克制和約束,以及更深遠的考量與權衡。“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這才是中國“忍文化”的真諦。;學會忍,是人生的一種基本謀生課程。懂得忍,游走人生方容易得心應手。 當忍處,俯首躬耕,勤力勞作,無語自顯品質。不當忍處,拍案而起,奔走呼號,剛烈激昂,自溢英豪之氣!
真正的“忍”是一種理性而睿智的人生智慧——忍耐不是沉淪,而是等待,是審時度勢,是對大勢的清醒認識,是奮起前的沉默。真正的“忍”是一種超脫的人生境界——不論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也不管面對塵世的浮華或人間的痛苦,都能保持平靜的心態!
真正的“忍”是韜光養晦、積聚能量的人生謀略——在隱忍中進取,在等待中崛起。真正的“忍”是識大局、明大體的克己負重——權衡利弊,保全自己,忍便是由弱到強、克敵制勝的最佳戰略。 真正的“忍”是最博大的包容——求大同,存小異,和而不流,“忍”更讓你廣結善緣,拓展人脈!
從古至今,能夠隱忍的人通常都能功成名就,甚至流芳百世,取得常人難以成就的功業。可以說,忍耐是欲成大事者必須修煉的高超境界和不凡品質。沒有忍耐,你可能無法堅持寒窗苦讀,難以掌握充足的學識;沒有忍耐,你就無法面對困境,難以磨礪身心;沒有忍耐,你就無法贏得積弱成強的時間;沒有忍耐,你就無法認清自己,更無法認清局勢;沒有忍耐,你就不能很好地構築人脈;沒有忍耐,你甚至不可能有夫妻和睦的生活。
因此,要想獲得人生的幸福和事業的威功,你首先就要學會忍耐;懂得忍,才會知道何為不忍。 只知道不忍的人,就像手舞木棒的孩子, 一直把自己揮舞得筋疲力盡,卻不知道大多數的揮舞動作, 只是在不斷地浪費自己的體力而已。
有所忍,必有所不忍。 明忍,始易明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