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氣存摺 只存祝福不存錢

2012081514:26

 

 

文/ 呂政達

公路上發生一場車禍,
讓一個昏迷的母親憑著毅力和愛產下男嬰,
眾人的「集氣」和祝福,
從四面八方傳向這位媽媽的病床,
讓我們感受到台灣人的溫情。

這個「氣」,是福氣、運氣,當然也是人氣。
東方的思想向來就相信人體有氣、
宇宙間也有氣(磁場),從這個角度看,
「氣」當然就可以匯積。

網路使用者應該都曾做過這種「集氣」的事,
祝福的對象則從自己的家人、
朋友到新聞裡出現的陌生人。

在網路時代前,我還記得小學時同學生病,
全班一起為他摺紙鶴祈福,盼他早日回來,
如同古代日本人看到鶴就知道春天不遠,
真是個美麗的習俗。

不管為了祈福或願望實現,練習摺紙鶴,
不僅可將我們的愛、祝福和盼望形象化,
變成一個象徵,也升華了人與人間的心意相通。

但是,把心意變成了一種計算和累積,
摺紙鶴摺到一千隻,
真的就會比虔誠地摺一隻紙鶴還有效嗎?

有個媽媽要孩子在百貨公司的祈福卡簽名,
稱讚孩子「好有愛心」,便拉著孩子繼續逛街,
孩子壓根兒不記得他為什麼要祈福,
愛心變成了一種表面功夫。

我也常常如此看待臉書上數千數百個按讚,
看來熱絡,但人跟人間的距離卻越拉越遠。

佛教法會的「迴向」,
則比較像是一種祈福的心靈功課,
我們念了一段經文或持大悲咒,
將所得到的功德迴向給自己顧念、懷念的人。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佛教信仰,
但是,不妨將我們喜歡的勵志名言、
生命中曾經受用的經典、經文,
是我們願意和別人分享的,
當作我們集氣、迴向的媒介。

我曾經看過有佛教社團發起「經咒銀行」,
就是把持咒和念經當作可以儲存的資本,
存在這個「銀行」內,如《大悲咒》有一千遍、
《心經》有一萬遍這樣存起來,
當別人發生意外或悲難時,
這個「銀行」就可提領經文去為這個人祈福。

平時我們就可持續的將我們的祝福存進來,
把對個人的小愛化成了關懷全體福祉的大愛。

真的別太計較,到底有沒有這樣的「銀行」,
或者,這樣做真的有效嗎?

讓我們一起來建造一個這樣的存摺,
這個存摺不存錢,只存祝福和愛心。

自由時報 家庭親子 201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