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該留有餘地*

2013061209:35

 

 

車輪為什麼能自如地轉動?

那是因為車軸裏的珠子,沒有被塞得實實滿滿。

算盤為什麼能噼哩啪啦地做計算?

請聽一則寓言:

算盤對主人說:我有十三個檔,每根檔還有三個空缺,

上邊缺了一個算珠,下邊缺兩個算珠,共缺三十九個算珠。

主人說:我給你補齊就是了。結果珠子補齊了,

可是算盤也不能使用了。

常言道:物極必反,水滿則溢。

這裏面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當我們在處理問題時,

要留下一點迴旋的餘地,掌握留下一點空白這個處理問題的技巧。

一根鐵絲做成的彈簧是有彈性的,但是,

如果我們不顧及彈簧彈性的最大承受力,過於用力拉扯它,

那麼最終的結果是彈簧的彈性會削弱消失。

所以我們做事情要考慮自己的能力所及,

儘量做到量力而行,量體裁衣,留有空白,留有餘地。

與他人交談,話裏留下一點餘地,

不把話說死,給雙方都留有餘地迴旋,

求同存異,這樣的交流富有彈性,

符合人的理性,容易取得好的結果。

否則,說話不留空間,把話說絕對了,

把自己的後路堵死,反而容易弄僵。

即使是與最親密的人相處,有時也要留一點餘地。

親密無間,不分彼此,容易模糊個性,喪失自我。

沒了個性,少了自我,交往相處也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餘地是潤滑劑,是台階,是緩衝器,更是推進器。

距離產生美,便是這個道理。

飯不要吃得太飽,話不要說得太滿,橡皮筋不可用力過猛。

說得體的話,做得體的事,天開地闊,心高路遠,

 

凡事都應該留有餘地,這是生活的智慧,智慧的結晶。


天地間有常道、非常道,
進化為千萬道,
不可執一唯一道。
如上說是屬千萬道中一道。 

 

 本篇感謝媚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