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能容天下事 (能性)

2013031511:19

   

 

遇事多為他人著想,以祥和的善心,寬容的看待周圍發生的任何事情,就可以為自己建立,一個真正和睦的精神世界。
 
無論是一個人或者社會,要想成其大、成其高、成其遠、成其善美,就必須俱備較高的道德標準。修煉使人心善,心善使人謙和。現代社會的高度競爭,卻經常使人們走向它的反面,無盡的紛爭使人內心恐懼、煩惱、仇恨及憂愁,無法體嚐到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心地善良之人,其心態慈悲、祥和,觀察事物的眼光也與一般常人完全不同。
 
在中國唐朝的武則天當政時期,曾經有一位叫做魏元忠的宰相。此人做官之前,居心良善,說話舉手之間無不顯現出善良的動機,故而一生事業發達,接納四方聰明賢士,成就了崇高光明的德行。
 
有一天,魏元忠家裏的一位女僕出外去挑水,回家後看見了一隻猴子,正站在廚房的的火爐邊,女僕嚇了一大跳,連忙跑去告訴魏元忠。魏元忠聽了之後,不慌不忙的說:“這隻猴子是憐憫我們家裏沒人在,專門前來替我們看家、觀察爐火,這是好事情,不要慌張。”
 
又有一次,有客人來訪,魏元忠傳喚僕人交代事情,誰知僕人沒有應聲,卻聽到一陣狗叫聲。魏元忠告訴客人說:“這是一條忠狗,知道僕人不在,它替他答應。”
 
還有一次,魏元忠獨自在家,卻看到一群老鼠,大膽的站立在他的面前,彎彎的前肢像是向他拱手,他便自言自語的說:“哎!老鼠餓了,應該是在向我要東西吃。”於是,他就丟了一些食物給老鼠。
 
有一天晚上,一隻貓頭鷹在魏家的屋頂上叫個不停,吵得家人無法忍受,僕人想用彈弓將它趕走,魏元忠馬上制止說:“貓頭鷹白天看不見,所以在夜晚活動。如果我們把它趕走,它又能去哪裏休息呢?”
 
他的這種與世無爭的善念,使他始終保持著這樣一種祥和的心態,這種謙讓之心使他不與人爭鬥,不爭強好勝。由此真正建立了人與人之間和諧的合作關係。
 
遇事多為他人著想,以祥和的善心,寬容的看待周圍發生的任何事情,就可以為自己建立,一個真正和睦的精神世界。善心是化解仇恨的最有效的利器,擁有善心就不會心浮氣躁,善心是達到高尚精神境界的最基本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