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是「問」出來的 / 吳建宏

2013052011:39

 

 


大家老是看我在四處「開會」,就問:「老師,你在開什麼會?怎麼開不完?」我才恍然大悟!對呀!我怎麼天天都在開會?我應該給自己改個名號,就叫做「開會達人」如何?很貼切吧?

總是可以聽出端倪來

我的主軸業務是「諮商指導」,對象是企業界的老闆或是主管幹部,執行方式有兩種,一是採個別一對一,二是參加會議,從談話中我可以去了解這家企業內的疑難雜症,然後提出對策建議,所以,這就是我所謂的「開會」。

參加會議中,經常可見一個畫面,有些老闆入門坐定後,會發表一堆「自以為是」的看法,接著,開始「指示」各部門應該怎麼做?然後問大家「有沒有意見」?(沉默三秒)看下面的沒人吭聲,就宣佈散會了。

這哪叫「開會」?這叫做「政令宣達」啦!正確版可如下對照比較,老闆入門坐定後,應先問候「大家辛苦了、謝謝大家喔!」接著,開始「詢問」各部門近日計畫怎麼做?當大家發表完了後,就跟大家說「很好!大家辛苦了!就照各位的意思去做!需要我幫忙時可跟我說」。老闆!這才叫「開會」啦!

官越大,話就要越少

自稱是「開會達人」也當之無愧,依據我的資歷來屈指一算,我開過的會議累積有幾萬次了吧?經過這麼多次的歷練,照理說,我要不內行都很難,事實上我也寫過好幾篇這門課題的理論與實務。

今天我也不談理論,來談一個最近遇到的案例,X老闆找我去參加他公司的業務會議,當然是「業績下滑」才會找我去,哈哈哈!身體完好正常的人會需要找醫生嗎?(這真是一個很值得省思的好問題)

我看他們的狀況很慘,就問:「你們的業績是從哪個時候開始衰退的?」大家面面相覷、異口同聲說「很久了!」我繼續問「多久?具體講個時間,是哪年哪月?」我看大家的表情,就知道他們「講不出來」。

反正就是不断的追問

會議後,X老闆找我到辦公室,他說:「老師,我看見你開會的技巧了,你似乎都用問的?」對呀!你以前開會就是話太多,從頭到尾,全都是你在說,他們只是聽你說,你怎麼能知道「答案」?久而久之,他們來開會根本不想準備資料,因為來開會只要帶「耳朵」來就好,那多輕鬆!

老闆!領導人要學習「多問多聽少說」,讓我再敎你一招,下次看見員工,就用雙眼盯著他看,然後問他:「你有什麼要告訴我的嗎?」你知道這招的意義嗎?因為你每次都要問,會讓員工養成「主動報告」的習慣,這就是你訓練出來的。員工有了這種習慣,必須更要求自己「隨時有進度可以報告」這也就是說他「很難混」。

別急!還有下一招,當員工報告完,不管好不好,都要先說「還不錯」這句好話,然後再問「這次有進步,你覺得還可以更好嗎?」你看到沒?就是「問」個不停,問到他可以說出你要的答案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