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慣性與習性 •

2013070318:40

• 打破慣性與習性 •

我們的身心面對環境或自己

所給的壓力,會去適應而保持

一種恆定狀態,這種恆定狀態

含有慣性(生理)和習性(心理)

兩方面,而慣性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

一個人的身體慣性是在日常

生活中慢慢形成的,若要改變

也非常困難,非有恆心毅力否則

無法撼動已形成的慣性一絲一毫。

我們身體的感測細胞和神經細胞,

對外在環境有自動適應的能力,

譬如進到一間有特殊味道的房間,

不久之後就會沒有感覺,這不是

因為這股特殊味道消失了,而是

嗅覺會提高門檻而使人自我麻痺

不覺;只要走出房間再進去,就會

再度察覺這股味道,雖然察覺的

時間不會長。

當我們持續刺激身體,而讓身體

產生無法察覺的緊張,這時神經

系統會慢慢自我改變去提高門檻

來適應這緊張,而讓身體往

破壞性的慣性發展。

當慣性發展到身體健康出狀況

的時候,要調整回來就是件非常

不容易的事,因為這日積月累的

慣性養成,也需要經由日積月累

的功夫來修正。

很多把身體破壞得差不多了,

才想把身體拉回正常狀態的人,

往往無法撼動已養成的

慣性而一命嗚呼了。

各位可以在敲打鍵盤之際,

嘗試觀察自己的手、肘、肩,

是否有不當的出力?

因為打字只要手指出力,

其餘部位出力是多餘的。

而一般常人由於放鬆境界不夠,

所以會有連動效應,就是動手指、

手腕,連肘和肩都會出力而造成

緊張,這緊張門檻越拉越高,

直到相關部位受傷。

一般的工作壓力,也會使得

身體某些部位繃緊,若沒有

一些放鬆功力,是無法查覺的。

只要能查覺這壓力所引起的身體

緊張而放鬆之,就可以接受比較大

的壓力,但也不可以無限制地去

承攬壓力而破壞放鬆的境界。

鄭曼青大師的著作當中,

除了提到「鬆」字最多之外,

還特別強調「恆心」的重要,

若無恆心是無法練成功夫的。

所以不在乎一天練多少時間,

重點是有沒有保持「天天練」。

據我觀察,「每天練」且在

「同一時間練」是最有效率的

運動方式,因為我們的細胞會

適應新的慣性,而在同一時間

給予的境界最容易成為慣性,

使身體走向正確的方向,來對抗

平常壓力所帶來的緊張。

一個人若養成在每天固定時間

運動,身體的健康與精力一定

比一般人好很多。

如果所作的運動是放鬆功夫,

就是對抗繁忙社會緊張

壓力的最佳運動。

(本文作者/羅錦興)

(摘自/樂活人生的放鬆功法

/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