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最公平的裁判,在相同的時間裡,有些人學到了很多,收穫很大,成就了一番事業;而有些人卻一無所成,碌碌無為。這是為什麼呢?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學習方法的對與不對。學習得法,往往能事半功倍,否則,只能事勞無功。
1、科學家培根的“釀蜜法”:我們不應該像螞蟻一樣單只收集,也不應該像蜘蛛一樣光會在肚裡抽絲,而應該像蜜蜂一樣采百花釀甜蜜。
2、理學家朱熹的“三到法”: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3、教育家孔子的“學思結合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小說家巴爾扎克的“反問法”: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是問號。
5、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思維法”:只有靠積極思維得來的才是真正的知識。
6、心理學家洛克的“多少法”:學識廣博的訣竅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的東西。
7、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循序漸進法”:要想一下全知道,就意味着什麼也不會知道。
8、文學家伏爾泰的“再讀法”:重新再讀一本舊書,就彷彿與老友重逢。
9、文學家歐陽修的“三上法”:馬上,枕上,廁上。
10、歷史學家陳恆的“讀目法”:讀書先讀目錄,心中有數。
11、學問家王盛鳴的“竭澤 法”:知識如魚,目錄如網,要學會用網在書海中打撈。
12、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合精法”:要善於集合相近學科的理論精華。
13、教育家布魯納的“興趣法”: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
14、國學家章學誠的“切己法”:不切己者,雖泰山而不顧。
15、科學家巴斯德的“堅持法”:使我達到目的的奧秘是我的堅持精神。
16、孟軻的“獨立思考法”:盡信書不如無書。
17、短篇小說家馬克.吐溫的“專注法”:只要能專注,就能取得連自己都會吃驚的成就。
18、史學家顧炎武的“新舊法”:每年用三個月複習舊知識,其餘時間學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