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系列:你才是你自己的寶藏

2013011619:57


 

心理導讀:永遠不要給自己貼標籤,亦不要讓他人給你貼標籤。對於你的人生,你的感受,你的世界,你是怎樣一個人,其實只有你自己有能力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對於你有着怎樣的意義。 ——心理百科

           

 

弗洛伊德為數不多的,記載下來的案例裡面,有一個來訪者是個8歲(左右)的小男孩。這個小男孩怕馬怕得要死,而當時的交通工具都是馬車,因此害怕馬這件事情,讓他連門也不敢出。於是他爸爸帶他來見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治療之後,有了一個解釋。他說小男孩害怕馬這件事情,源自於這個小男孩更早一些,5、6歲時候的俄狄浦斯情結(就是“戀母情結”)。他說這 個馬象徵了小男孩的父親。因為小男孩(潛意識裡面)想要跟自己的母親發生性關係,而俄狄浦斯情結止於他意識到這是完全不可能的,於是他對自己產生深深的責 怪,也害怕自己的父親會因此責怪他。於是他的這個對於父親的恐懼,投射到“馬”的身上。【1】 ( 謝謝@M.André 對故事有修正,這是對弗洛伊德的誤解,弗洛伊德並未“野蠻分析“這個小男孩,詳見註解)

 


當然,這個解釋,榮格和克萊茵都不會同意。那……如果是榮格來講的話,他大概會講,不不不,這個馬,它象徵的是小男孩的母親。小男孩害怕來自於母親的懲罰,而投射到馬的身上。

 

而無論是小男孩潛意識裡面將誰投射到馬的身上,我們聽起來都覺得似乎牽強附會,沒說人話。而且,到底誰是正確的,或者,這些大師們也都是胡說八道?


沒人知道。


但……重要的是,在弗洛伊德的這個案例裡面,小男孩在接受了老弗的分析之後,好了!


這就有趣了。他為什麼在接受了這樣一個“莫名其妙”的分析之後,他好了呢?那,問題的關鍵,在於“被分析”起了作用呢,還是意識到“害怕被指責所帶來的恐懼感”,在治療中起了作用呢?

 


這麼聽起來挺嚇人的。你去找你的心理諮詢師,說哎呀上班好煩哪。結果你的心理諮詢師說,噢,是因為你潛意識把你的老闆投射成了你的父親(母 親),你想要和你的老闆發生性關係,又不能,所以你就不願意去上班。你說,啊?沒有啊!我舉天發誓我從來沒有這麼想啊。醫生說,嗯,這就對了,你的潛意識 就是這麼想的,但是你意識不到。

 


你就百口莫辯吧。嚯嚯。

 


老弗的精神分析在人們的印象裡面多是“野蠻分析”,而且啥都往“力比多”上扯,這也是其後來一直被人誤解的一個方面。精神分析有它系統的對 人的發展和成長的理解,而且經過很多年的發展,它也有了很多修正,而弗洛伊德和他的理論,也確實對現代的心理治療,奠定了非常意義深遠的基礎。精神分析師 /心理諮詢師都是在治療的框架內,幫助來訪者,去探索和瞭解的。

 


所以在心理諮詢裡面,你能遇見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剛剛在諮詢室坐下,你的心理諮詢師就blablabla告訴你,說你是因為這個,所以現在那個,你未來如果不怎樣就會怎樣怎樣(這時候你就可以拎包走人,炒了這個諮詢師)。

 


因為就像我們說過很多很多次的,每個人和人之間是如此的不同,諮詢師不能拿自己的經驗,預設一個結論,然後想方設法地在諮詢中在來訪者身上 找證據,來證明自己是對的。哪怕是所謂的“診斷”(現在叫“個案概念化”),說噢你是“抑鬱症”、“偏執型人格障礙”諸如此類的名稱,也不過是為了方便諮 詢師之間專業交流而已,是一種語言罷了。所有的“病症”背後,都是一個活生生、複雜的人。沒有任何一個來訪者和另一個是一樣的。你不能倚仗自己有限的“諮 詢經驗”、“人生經驗”,給別人下一個結論。

 


反過來說,永遠不要給自己貼標籤,亦不要讓他人給你貼標籤。對於你的人生,你的感受,你的世界,你是怎樣一個人,其實只有你自己有能力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對於你有着怎樣的意義。

 

回到之前講的那個小男孩的案例,他為什麼就好了呢?

 

當然有可能小男孩本身是個不可預測的變數,他可能就是,比如說討厭佛洛依德大叔,就說算啦算啦,不要再分析我啦,我好了啦。但是假設小男孩是個穩定的來訪者,拋去“被分析”,佛洛依德的確幫助小男孩意識到“害怕被指責所帶來的恐懼感”,似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這也是心理諮詢裡面,諮詢師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幫助來訪者瞭解在自己身上,真正發生着什麼。多數情況,諮詢師都是從幫助來訪者瞭解自己的情緒入手的。所以你看,美劇上心理諮詢師似乎不會說別的,就一句話:“How did you feel?”

 


不要小看這句話。因為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麼的。人往往回答千奇百怪,比如說“我理解blablabla,我覺得TA這麼做是有道理的,我能夠理解TA”。這是你的“想法”,不是“感受”。想法往往是經過你無數加工出來的東東,沒有治療意義。

 

所以,how did you feel? 小男孩需要的是,被接納這種“害怕被指責所帶來的恐懼感”。

 

我們也一樣。“情緒”是扇門,打開有不同的世界。我們都渴望我們內心的情緒,被看到,被聽到,被無條件接納。

 


再順便做個廣告,人類終極的哲學命題一直是“瞭解自己”,心理諮詢師一直在做的事情,做鏡子、做工具,一切都是幫助來訪者,自己去瞭解自己(而不是諮詢師來解釋來訪者)。

 


當然,想起來要講這個故事,是因為 @點名時間何峰最近提及我學習解夢這件事情。夢在心理治療裡面,有特別特別的意義。歐文亞龍在《給心理治療師的禮物》裡面說,年輕的諮詢師常常不懂得通過夢和來訪者工作,是因為自己並未體驗過夢給人帶來的意義,因此常常錯失良機。

 


“和夢工作”是心理治療的一部分。基本原則其實跟前面講的差不多:不“野蠻分析”。重要的不是你講了一個夢,諮詢師Blablabla說, 噢你夢見貓是這個意思,夢見房子是這個意思。重要的,是諮詢師幫助你(在諮詢的框架下),去看見夢對於你的(獨特)意義。這個意義仍然只有你有能力知道, 諮詢師自己的解釋,終歸是諮詢師自己的,不算數。

 


甚至,有時候你的夢是毫無意義的,你卻能在敘述的過程中,諮詢師和你一起,探尋一起瞭解你自己的契機,使得治療進一步深入下去。關於解夢這件事情,我有空時候,再專門寫一篇。

 

說來說去,你才是最能夠瞭解你自己的那一個人,你才是你自己的寶藏。

 

註:

1、整個案例都是前幾天在一個精神分析的老師的工作坊,大家的討論。非完全我的原創。


@M.André 對故事有修正:這是對弗洛伊德的誤解,小漢斯的個案實際上是由漢斯他父親所進行的,他父親是個忠實的精神分析愛好者,所以開展的“野蠻分析”。在整個個案 中,弗洛伊德並沒有正式地分析小漢斯,而更多地是與他父親的討論。而且弗洛伊德還批評了他父親在分析過程中有太多暗示性的話語,太多父親本人的臆測。


2、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都是我在努力學習中的東東。儘管經典的精神分析在後來的發展中,有這樣那樣的修正,但我至少覺得,一個諮詢師要去好的理解一個來訪者,一定要學習精神分析。


文/簡里奇   原題(你才是你自己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