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患少攝嘌呤食物多喝水排尿酸
每年入冬以來因吃火鍋,而引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發作者不在少數。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羅明宇表示,痛風患者進補應少吃動物內臟及海鮮。最好避免喝煲湯,因為煲湯中含有嘌呤物質,而肉類也要少吃。也不要喝濃湯、雞精,少吃內臟類,胚芽及豆類,多喝水,每天至少喝兩千毫升水,幫助尿酸排泄,但是補湯並不包含在內。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不少火鍋愛好者往往在食用火鍋時貪食味道鮮美的海鮮、動物內臟、蘑菇等再加上大量飲酒,造成尿酸在血液中沉積,痛風病隨之而來。由於湯內含有肉類溶出的嘌呤,痛風患者不宜多喝,也應免飲用酒類,否則會抑制尿酸排泄,以及避免吃太多肉類及豆製品。肉類盡可能選擇脂肪較少的種類,如魚類。肉類份量要節制數量,不要超出預定分量太多。
小心肉類之中的紅肉部位及動物內臟,容易導致高尿酸,再加幾杯烈酒下肚,容易發作。常吃火鍋補湯若浮著層油,應清除開再取用,以控制油量的攝取。還有,應選用脂肪較少的肉類,如魚、雞、鴨、鵝,豆類加工製品不要吃得太多,應多吃水果蔬菜。
另外,羅醫師表示,痛風病人的小便PH值往往偏酸性,在五至五點五之間,為了降低其酸性,使其儘量恢復到正常值六點五左右,痛風患者可以多喝些鹼性飲料,如常見的碳酸飲料或蘇打水。而充足的水分攝入不但能降低小便酸性、還能促進尿酸排泄,因此建議,痛風病人每天應喝至少兩千毫升的水。通常患者常見病變關節周圍會反復出現發熱、紅腫、疼痛等現象,如果得不到控制就會進一步引起關節變形,直到引起腎臟損害、功能衰竭。
醫師指出,近年來痛風病患者正出現年輕化趨勢,發病年齡從五十歲以後提前到三十歲左右一些運動少、應酬多的班族經常在火鍋聚餐後突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因此這類族群更應關注自身健康。也提醒,痛風患者若出現高燒、感冒、拉肚子的,就不能進補,因為這些人進補之後反而加重病情。另外,還有痛風患者關節疼痛急性發作時,也不該補。
痛風患者冬天調補身體可選擇藥膳粥品。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羅明宇表示,稀飯具有營養,古人往往製成藥粥,保健養生外,又有治病作用。適用痛風患者於冬天進補的食品有牛羊肉、雞肉、紅棗、蓮子、山藥、核桃、龍眼、芝麻、木耳、蜂蜜等,都是滋補佳品,在寒冷的冬季最宜常服溫性熱粥,如將上述食物與粥同煮,能暖中禦寒,溫補元陽。
羅明宇表示,建議的食補粥包括,可選擇「百合薏仁蓮子粥」,取百合、薏仁三十克,蓮子二十五克,粳米一百克。將百合、薏仁、蓮子洗淨後,用水浸泡二至三個小時,粳米淘洗乾淨後用水浸泡半個小時,然後將三者混合,加適量水後一起熬煮,成濃稠粥後分兩次食用,在急性期可以每天進食。
「薏仁淮山枸杞粥」可取薏仁六十克,淮山藥、枸杞三十克、芡實十五克、粳米一百克。將薏仁、淮山、枸杞、芡實洗淨後,用水浸泡兩至三小時,粳米淘洗乾淨後用水浸泡半個小時,然後將三者混合,加適量水後一起熬煮,成濃稠粥後分兩次食用,適合於緩解期進食。
此外,醫師建議,痛風患者平常應該選擇低嘌呤含量的食物,如胡蘿蔔、芹菜、茄子、南瓜、番茄、蘿蔔、馬鈴薯等蔬菜;饅頭、蘇打餅乾、大米、高粱等穀類;以及雞蛋、鮮奶等蛋奶食品。另外,痛風患者也須限制蛋白質攝入量,同時可補充維生素、無機鹽、碳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