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很熟悉這樣的一天:工作總是一件接著一件,零碎、斷斷續續,永遠都有當務之急,永遠也不能說事情做完了。管理學教授亨利.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在《經理人的一天》中描繪了管理工作的實景。
高效能的經營者,誠如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言,應該克服管理工作的限制,完成應該做的事。但是,為什麼我們就是很難做到? 我們常犯的毛病是,工作截止日在即,卻一再拖延,害怕失敗;每天受到瑣事干擾,無法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常覺得疏離,難以投入工作目標;無法拒絕誘惑,衝動行事,遇到困難時容易放棄。
根據倫敦商學院教授蘇曼特拉‧戈夏爾(Sumantra Ghoshal)和海克‧布魯奇(Heike Bruch)的研究,在企業內,只有10%的經理人,真的能把事情做完,他們的共通點是做事非常專注,充滿活力,在碰到困難的時候,會想盡各種辦法克服挑戰。
戈夏爾和布魯奇認為,這些高效能經理人的動力來自於意志力。
意志力不假外求
意志力甚至是預測學業與工作表現的關鍵指標。1960年代,學者華特‧米契爾(Walter Mischel)曾經測試過4歲小孩的意志力。小孩被帶入一個房間,給他們一顆棉花糖,實驗人員與兒童約定,如果他們可以忍耐不吃棉花糖等研究人員回來的話,就可以多得到一顆棉花糖。
數年後,研究人員追蹤發現,能夠抵擋誘惑的小孩,也就是意志力較強的小孩,長大後學業成績較高,比較受歡迎,就業後的薪水也較高。此外,意志力強的這一群人,也比較沒有體重管理與藥物成癮的問題。
《EQ》作者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強調,為了達成目標,克制情緒、壓抑衝動的能力,決定了一個人其他的心智表現。
但是,要找回意志力,首先需要的是心態上的調整。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指出,大部分人將自己難以達成目標的首要原因,歸咎於缺乏意志力。其實,意志力是人的本質。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說,獨立意志(independent will)是人的天賦。獨立意志,也是有效自我管理的先決條件。
因為有意志,人才能夠做出抉擇,依照意志行事,免受感覺、情緒或衝動左右。心理學與生物學的研究也證實,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必須學會控制衝動,學習自制,因而發展出意志力。
鍛鍊意志力,彈指之間
長期研究意志力的心理學教授羅伊.包密斯特(Roy F. Baumeister)揭露出意志力的另一面。他做了一項實驗,要求受試者禁食一餐來到實驗室,然後給他們兩個選擇:一碗蘿蔔和一盤剛烤好的餅乾。半數受試者收到的指令是吃餅乾,不能吃蘿蔔;另一半則是只能吃蘿蔔,不能吃餅乾。接下來,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完成一個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無解的益智遊戲。這個實驗背後的假設是,吃蘿蔔的受試者已將意志力用於拒絕餅乾的誘惑,會比另一組更容易放棄。結果,蘿蔔組平均只用了餅乾組一半的時間就放棄了。
包密斯特結論,人的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用久了會感到疲累。而且意志力是一項有限的資源,在不同事情上運用的意志力其實是同一種力量。換言之,不是我們沒有意志力,而是我們在明茲伯格描述的日常生活裡,耗盡了意志力。包密斯特指出,「自我規範失敗,是我們當代最主要的社會病態。」
肌肉的概念可以解釋意志力耗盡的現象,但也意味著我們可以儲備意志力、鍛鍊意志力肌肉,讓它更強壯。
同樣地,專業運動員可以透過訓練,培養強健的肉體與意志力,他們懂得以意志力克服身體的極限。運動科學教授提姆西‧諾克斯(Timothy Noakes)研究耐久賽運動員時發現,當運動員感覺疲勞的時候,其實肌肉並非真的到達極限,而是大腦下達的自我保護機制。經過長久訓練的運動員就是可以忽略第一波的疲勞,超越體能極限,繼續挑戰下去。
美國西點軍校則透過榮譽、紀律與服從,訓練學生培養意志力;西點軍校的行為準則是「沒有藉口」,因為只要有了藉口與理由,意志力就會打折扣。杜拉克對此大加讚揚,認為西點軍校是全世界最優秀的商學院。
意志力可以鍛鍊,我們可以像運動員一樣,克服疲乏,堅持不懈,達成目標。只要透過適當練習,我們就能夠儲備並善用意志力。經理人能夠以充沛的活力,專注目標,更能夠晉升為領導者,激發部屬的意志力,打造自我目標管理的團隊。
( 整理‧撰文 / 張玉琦,編輯 / 張良姿,本文取材自《經理人月刊》2013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