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生氣與否的是你自己

2012122513:49

• 眼前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意義 •

「他害我生氣」,有人會這麼說。

「他害我難過」,也有人會這麼說。

意思是說,因為某人講了什麼、

做了什麼,才害你生氣、害你難過,

所以某人應該對你負責。

但是,生氣、難過的是我們自己,

讓你感到生氣、難過的對方的言行

舉止,只是挑起了你的情緒罷了。

也就是說,決定生氣與否的是你自己。

眼前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意義,

賦予那件事情意義的是我們。

松下電器公司創辦人松下幸之助受訪時,

談到自己成功的三個原因─沒有受過

教育、體弱多病、貧窮。

因為沒有受過教育,所以努力學習;

因為體弱多病,所以不抽菸、不喝酒,

注重養生;因為貧窮,所以努力工作賺錢。

沒有受過教育、體弱多病、貧窮通常

都被負面看待,但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

卻能做到正面看待所有負面因素,

這正是他成功的原因。

• 左右人心的不是事件,而是對事件的解釋/

我就讀高中的姪子,加入了學校的橄欖球社。

練球時,看見學長們將喝完水後的寶特瓶,

隨手扔到地上,下次要喝時,再直接從

地上撿起灌到嘴巴裡。姪子看了心想:

「怎麼不擦一下,這樣不就連土

也一起喝進嘴裡,好髒喔!」

於是好意提醒學長,但據說學長似乎

回他:「拜託,這可是大地賜予的

珍貴礦物耶!」當然這是半開玩笑的。

 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知道,不同的人

會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同樣一件事。

姪子覺得直接拿起沾著地上泥土的

寶特瓶喝水很髒,但學長卻從感謝

大地恩賜的角度來解釋。

同樣一件事情,看法與思維不同,

解釋便全然不同。眼前發生的事情,

會根據我們對它的主觀定義而出現

不同反應,像是煩躁或生氣。所以,

決定生氣與否的是我們自己。

每個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經過自己

的選擇,一天下來,我們甚至要做出

幾百、幾千個決定。而且更重要的是,

「決定的品質」會改變你「人生的品質」。

年輕時我沒有領悟這個道理,只要遇到

討厭的事,就氣個不停。但我從沒想過,

原來生氣是「自己」決定要生氣的;

每當遭遇某些事情時,是「自己」

選擇要討厭那件事的。

好比說,上班遲到被主管劈頭怒罵

「混蛋」。面對這種處境,我們可以

選擇生氣,「不用把話說到這麼難聽吧」,

或是不生氣,「我遲到被罵也是應該的」。

面對他人批評,有人會感到生氣,覺得

「囉嗦,真是雞婆」;但也有人會心存感謝,

「多虧他替我著想,願意提醒我」。

左右人心的不是事件,

而是「對事件的解釋」。

所以,情緒一定可以靠

「個人意志」而有所改變。

(本文作者/嵨津良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