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吃火鍋全攻略

2013010514:51


         

 

火鍋的歷史

 

   關於火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在三國時期或隋煬帝時代,那時的“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另一種說是火鍋始於東漢,出土文物中的“鬥”就是指火 鍋。可見火鍋在我國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四川火鍋早在左思的《三都賦》中有記錄。可見其歷史至少在1700年以上。

 

   《魏書》記載,三國時代,曹丕代漢稱帝時期,已有用銅所制的火鍋出現,但當時並不流行。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使用火鍋煮食就逐漸多起來了。最初流行於我國 寒冷的北方地區,人們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後來隨着我國經濟文化日益發達,烹調技術進一步的發展,各式的火鍋也相繼閃亮登場。到北宋時 代,汴京開封的酒館,冬天已有火鍋應市。到了清朝統治的年代,火鍋涮肉已經成為宮廷的冬令佳餚。到了清朝末期民國初期,在全國已形成了幾十種不同的火鍋而 且各具特色。日本室町時代,火鍋從中國傳入日本時在一三三八年。日本稱火鍋為“司蓋阿蓋”又稱“鋤燒”。如今火鍋還傳到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據考證,解放後出土的東漢文物“鑊鬥”,即為火 鍋。唐朝白居易的《問劉十九》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當時食火鍋的情景。到宋朝,火鍋的食法在民間 已常見,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譜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鍋的介紹。元朝,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用來煮牛羊肉。至清朝,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而且成了一道 著名的“宮廷菜”,清宮御膳食譜上有“野味火鍋”,用料是山雉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鍋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備有火鍋。相傳,他於嘉慶元年正 月在宮中大擺“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鍋1550多個,應邀品嚐者達5000餘人,成了歷史上最大一次火鍋盛宴。

        

 

吃火鍋不可不知的四大誤區

 

1、吃火鍋有“一燙當三鮮”之說,好像不燙,味道會大打折扣。

   事實上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而火鍋濃湯溫度可高達120℃,食物燙熟即吃的話,很容易燙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再加上麻辣等刺 激,容易引起或誘發各種消化器官炎症和潰瘍,在吃火鍋的時候最好用2個碗把吃的先放到2個碗裡,當吃完這個碗裡的,另一個碗也就稍微涼了些,可以正常食用 了。

 

2、不全熟的食物味道尤其鮮嫩,這也是人們喜歡火鍋的原因之一。

   如果一味貪圖鮮嫩,還沒等食物燙熟就吃,不僅影響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還可能因其中未被殺滅的細菌和寄生蟲引起胃腸道感染。專家提醒莫吃半熟食寧可犧牲一 些口感,也應把肉類涮熟透再吃。當然,如果食物在火鍋中煮得太久,也會導致營養成分破壞,特別是蔬菜,煮的時間過長會使其中的維生素流失較多,一般燙軟後 即可進食。

 

3、很多人認為火鍋湯匯聚了各種食品的精華,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

   事實恰恰相反,當火鍋湯燒煮時間超過60分鐘時,其湯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便迅速升高,想要嘗一嘗火鍋湯的鮮味,在開鍋不久時就要喝了,切勿待火鍋煮久後才喝,且少喝為宜。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病史的患者最好少碰火鍋,或者以低嘌呤食物為主,如瓜果、蔬菜,同時禁止飲酒。

 

4、吃火鍋打持久戰,今天剩下的湯料,明天繼續吃。

   火鍋一吃幾個小時,且以脂肪含量高的肉類為主,胃腸道必須持續分泌消化液,長時間如此,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還可能導致蛋白質、脂肪攝入過多而引發多種“富貴病”。吃火鍋的時間最好控制在2小時內,剩下的湯料最好扔掉。

         

 

美味火鍋“防上火”吃法健康

 

吃火鍋怕上火,有沒有既可以防上火,又美味的吃法呢?

   1、選擇火鍋材料時,不論是肉類還是蔬菜,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新鮮。選材上除了肥牛、羊肉、狗肉、魷魚等肉類外,可以增加一些涼性蔬菜,如冬瓜、小白菜、西 洋菜、蓮藕等,喜歡吃苦味的市民,還可以來點苦瓜。在湯底放點不去芯的蓮子,不僅有助於均衡營養,還有清心瀉火的作用。而加點豆腐,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 素的攝入,還可以發揮豆腐裡石膏的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

 

   2、由於吃火鍋是多種食物一齊吃,所以搭配得當才能保證健康。如果湯底加了豆腐就不要再加菠菜,以防結石;吃了蘿蔔就不要再吃木耳,以免引起皮炎等。

(轉自:紅姨食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