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典故】剁椒魚頭的由來
「剁椒魚頭」又叫「鴻運當頭」、「開門紅」,是一道經典的湘菜,更是湘潭的名餚。用鮮美肥腴的魚頭,與剁碎的辣椒、切片的生薑、大根的蔥同蒸,把魚頭的「味鮮」和剁椒的「辣」融為一體,香氣四溢,色澤紅亮,吃起來肉質軟糯、肥而不膩、鹹辣適口,湘菜的香辣在「剁椒魚頭」得到完美的展現。相傳它的由來,與唐朝皇帝李顯(唐中宗)有關。
唐中宗(李顯)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第三子,享年55歲(656-710年)。高宗晚年頭痛與眼疾,無法處理國家大事,遂致武后專政。高宗崩,中宗於弘道元年十二月(684年1月)繼位為唐朝的第四位皇帝,但軍國大事均由皇太后武則天把持。
光宅元年二月(684年2月),中宗欲封韋后父韋玄貞為侍中,與武則天抗衡,但遭到武則天的親信中書令裴炎的反對,李顯怒說,願讓天下給韋玄貞。武則天就以此借口把中宗廢黜為廬陵王,並流放於房州(今湖北十堰市房縣),中宗第一次的在位期間,僅僅1個多月。武則天改立聽話的第四子李旦為唐睿宗,唐朝第五位的傀儡皇帝,圖謀自立為女皇帝。
天授元年九月(690年),武則天自立為武周皇帝,將國號唐改為周,正式臨朝稱制。聖歷元年(698年)武則天採狄仁傑建議,將流放14年的李顯重新立為太子。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臥病床不起,宰相張柬之和大臣們,與禁軍統領李多祚,發動兵變,迫武則天結束15年的統治,將帝位歸還唐中宗(李顯),復辟為唐朝的第六位皇帝,景龍四年(710年),韋后與女兒安樂公主假手馬秦客、楊均毒死中宗,其第二次的在位期間共計6年。
當唐中宗(李顯)被廢黜為廬陵王,流放於房州之際。一天,李顯悶著發慌,就微服帶了一行人,來到了湖南一個小村子,天色已暗,找不到客棧,只好就近借宿於一戶農家。正巧農夫的兒子釣到一條鮮美肥腴的大河魚,魚頭特別的碩大,女主人費了好大勁才把魚頭切下,與剁碎的辣椒、切片的生薑、大根的蔥同蒸,而將魚身切塊放點鹽巴煮成一大鍋的魚湯,又炒了幾盤自種的青菜。約莫兩刻鐘,就煮好一桌誠心誠意的家常菜,與李顯一行人共享晚餐。
當李顯嘗到這鮮甜味美的魚頭,肥而不膩、口感軟糯、鹹鮮微辣,讚不絕口,就賞了農夫一把銀子。事後農夫得知李顯的廬陵王身分,告知鄰人:「王爺非常喜愛魚頭清蒸剁椒、薑片和大蔥。」因此這一道魚頭佳餚,就在湖南一帶流傳開來,後來經過名廚的加以改良,才有了今日的「剁椒魚頭」。
台灣有句俗話:「誠意吃水甜」,只要誠心誠意的款待客人,縱使是平淡無味的白開水,也會變成甜美的飲料,客人會感受到主人的好客心意。更何況是鮮美肥腴的大河魚,用最單純的清蒸法,呈現出河魚的鮮甜、營養,再用紅椒、黃薑、青蔥點綴出,菜餚的美色、鮮香、辣味,淋漓盡致,賓主盡歡!
剁椒魚頭的材料:
魚頭一個、辣椒、蔥、薑、蒜、鹽、料酒各適量。
剁椒魚頭的做法:
一、魚頭洗淨,切成兩半(魚頭背相連)後放在深盤裡,抹少許料酒和鹽。
二、辣椒洗淨後剁碎、薑切末、蒜切末、蔥切末。
三、剁椒、薑末、蒜末撒在魚頭上。
四、鍋中加水,燒沸後,將魚頭連盤放入鍋中蒸約12分鐘(魚頭越大須蒸越久)。
五、端盤上桌前,蔥末撒在魚頭上即完成。@*
仍祝~雙十節慶順心愉快呃~